请登录 免费注册 English
关注我们
机电一体化行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导意见 (应急阶段)
2020-02-09    来源:    发布者:秘书处
各会员单位、分支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按照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防控疫情领导小组的要求,为有效控制疫情蔓延,积极发挥本会行业组织优势,动员一切力量防控疫情,进一步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防疫数字化、诊疗网络化、医护智能化,为更快打赢疫情防控战役做出贡献。现结合协会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要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发挥行业科技优势,突出数字引领、网络协同、智能保障,加强统筹指导协调,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组织协同行业资源,应对重大疫情挑战。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为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贡献力量,坚决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组成强大的国家和社会力量。
    (二)坚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应对重大疫情挑战的关键目标。在党中央坚强正确的领导下,全面组织动员,充分发动一切力量,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三)坚持建设疫情防控体系是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正确方向。采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法,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疫情防控体系,实现全社会全要素全信息覆盖,做到全面系统决策、分级重点布控、紧缺关键突破、资源快速响应。
    (四)坚持产学研用协同防控疫病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工作重点。让科学防治贯穿到疫情防控的全过程,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应急需求,开展关键技术产学研用合作攻关,拓展联合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优势互补的产学研用联合体、服务链。
    (五)坚持科学有效积极推进抗击疫情工作是打赢疫情攻坚战的关键。制定联动服务机制,提供定位更加清晰明确、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科学、管理机制更加灵活高效、人力资源更加专业优秀的社会应急协同服务,共同推动实现疫情防控总目标。
三、工作目标
     立足机电一体化行业,围绕快速响应、体系推进、正确指导、科学决策、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以全行业分工明确、协同合作、标准规范、职责清楚的应急服务保障为目标,建立公共卫生事件行业应急服务体系,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手段,科学高效推进应急防控,指导和动员行业应对突发疫情工作,全面支撑党和国家防控疫情决策的贯彻落实。
     (一) 总体目标:采用体系化、智能化方法,实现更加科学完善的、标准规范的行业应急预警,突发公共安全处置和联动服务能力为工作目标,建立生态常备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
     (二) 具体目标:发挥行业科技优势,围绕科学阻断疫病传播,显著提高医护效能,充分保障救护人员安全,有效提高防治成效,全面支持战胜疫魔。
四、工作措施
     总体措施:
     充分依托当前智能制造、机器人、智能终端、大数据、5G等技术设施和资源,利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式,加强疫情管控、人员管理、医疗辅助、生产管理、物资供应。以防疫数字化为统领、以诊疗网络化为抓手、以医护智能化为支撑,形成防疫数字、诊疗网络、医护智能相互支撑和协调递进的科学防控体系。实现科学化决策,网络化诊疗、机器化换人、自动化升级、智能化服务,推动智能医护发展与建设。
     主要措施:
    (一)以防疫数字化为基础,加强疫情防治综合管控
      1.针对防疫数字,协助构建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
针对突发疫情信息,以全社会信息实时共享,无延时应急响应为目标,汇聚医疗病患信息、科技诊治资源、物资生产供应保障,构建政府决策、企业生产、医院诊疗、社会防控的全系统、全流程和全要素的综合集成信息服务体系,建立社会突发事件预警应急机制,打通跨部门信息壁垒。
      2.突出防疫数字,助推建设防控疫情响应与联动机制
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建立突发疫情等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政府统筹,各级响应执行,科研机构、企业、医院等重点部门实施。
     (1)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孕育、发生、发展到突变的演化规律,重点围绕突发疫情传播影响,分析传染扩散机理,建立数字化管控模型,全方位数字化医疗病患信息,支持防控方案智能决策,针对不同人群、分类施策管控,实现数字化管控。
     (2)主要针对诊疗应急需求,医患信息、诊治技术等应对延时问题,构建医疗专家、一线医护人员、收治病患、未收治病患等数字化服务,加快引导就诊、诊断辅助、病患筛查、临床指导、治疗方案推广,实现数字化医疗。
     (3)着重解决医疗防护物资应急需求,构建防护物资全产业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平台,汇聚原材料、物流、零部件、设备、生产、检验、使用等全环节全要素资源信息,基于数字化管控、数字化医疗信息,智能化决策,科学实施物资应急生产供应,实现数字化物资供应。
      3. 推进防疫数字,实现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科学应对
建立突发疫情信息监控平台,全方位实时采集突发疫情全要素信息,围绕疫情实时信息,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分析疫情发展态势,为提前预警决策、科学应对施策做支撑。
      4. 实施防疫数字,保证政府有预判,企业有准备,医院有应急,社会有组织
数字化是基础。推动管控数字化、医疗数字化、物资供应数字化,是实现科学决策和应急管理的重要保证。
     (二)以诊疗网络化为核心,实现积极防疫和有效治疗
      1.针对诊疗网络,推动构建产学研用服务体系
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紧迫需求,构建病毒病理、传染扩散、临床症状、预防诊治等信息平台,针对病毒来源、病源扩散人群、易感人群、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临床特点,建立网络诊疗服务体系,实现各类病状与人群分类专业化服务。
      2.围绕诊疗网络,开展防控传染疫情科研专项攻关和应对技术与服务方案
行业科研机构努力解决疫情防控中面临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重点开展隔离传染、疾病诊断、预防治疗专项技术、措施研究攻关,制定专业服务解决方案。
      3.推进诊疗网络,为专家医生提供专业、先进、智能的诊疗技术和装备服务
围绕网络诊疗,提供自动化、非接触、远程智能诊断、治疗、杀毒和康复技术手段和服务。针对传染病例,支持专家医生提供在线诊疗,提高非专业医护人员应对能力,扩大急救服务范围。
    (三)以医护智能化为重点,提高抗击疫病效能和防治水平
      1.针对医护智能,构建全产业链、全要素生产服务体系
针对医护智能技术与物资供应链,围绕医院和社会防控应用场景,组织相关科研院校、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生产供应,建立科学、技术、装备、产品、应用急需物资供应服务体系,不断推进智能医护。
      2.围绕医护智能,构建科技开发应用体系
加强产学研用协调合作,建设专项平台,支持会员单位发挥协作共享机制,围绕防护设备等关键要素,针对紧缺资源、关键技术、自动化装备升级开展专项攻关,并加强应用指导生产企业倾斜相关技术转化产品上线生产,装备生产。
      3.结合医护智能,加强行业组织协调,保障后勤物资生产供应
发挥行业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动员全行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战,统计机电一体化行业应对疫情紧缺资源支撑能力,及时沟通政府及防控前线机构了解急需,服务急需,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装备支持。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行业疫情防控组织领导机构,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重大政治任务,做到宣传动员到位、防控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成立应急专项服务工作组,细化突发需求应对落实方案,设立专员和平台对接上下游资源需求与供应。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顺畅的互动联动模式,确保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突出政策引导
     及时传达贯彻政府各项应急政策和规定,鼓励和引导全行业参与疫情防控。推动制定突发事件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引导保护应急专项科研成果。积极争取针对应急供应企业和机构进行财税政策扶持。
    (三)建立协同机制
     制定行业联动机制,积极动员会员单位和社会力量,提供定位更加清晰明确、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科学、管理机制更加灵活高效、人力资源更加专业优秀的社会应急协同服务。发挥行业平台和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高效调动资源,解决一线企业急需,特别是防控疫情急需用品的生产企业,协助企业加急生产医疗物资,提供给相关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尽快满足疫情防控需要。
   (四)依法监督管理
     落实监督考核机制,规范行业行为,提升企业应急服务能力,要及时跟踪、全面了解疫情对行业的冲击和影响,引导和帮助行业企业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积极配合行业管理部门抓好所在行业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五)公共财政保障
     建议设立疫情应急公共财政专款,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支持疫情防控战,支持各行业建立应急管理处置标准规范。鼓励和扶持为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的企业和单位。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2020年2月8日   

责任编辑: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活动推荐

党建领导机关: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党委

登记注册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统一信用代码:51100000500000840Q

版权所有 ©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使用IE6.0以上的浏览器

京ICP备18003557号-2

Copyright © 2015-2020 Camet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百度统计: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官方微博